第十章 三人行 (第2/2页)
男子抱拳道:“隗班头,在下施全,幸会!”
说完,施全向女子使了个颜色,让女子也自报家门,女子翻着白眼就是不愿,可又拗不过,只得傲娇的也拱了个手,说道:“在下贾宜人!就这样了!”这打招呼的架势,让施全无奈的直摇头。
家门口来了两个不速之客,上来就自报家门,隗顺属实懵圈。
“呃,二位,你们这是?如何又认得我的?”隗顺问道。
施全看了看贾宜人,示意她放心,便说道:“隗大哥,我就全部和您说了吧。”
施全、贾宜人、还有方才死在大理寺前的常玉武,都是岳家军将士,三人皆隶属踏白军无声营。
踏白军乃是岳家军中负责斥候、侦察、捉生、奇袭、探事的一支情报队伍,而无生营在其中负责的是更凶险的“斩首行动”,即刺杀敌首。郾城、颍昌、朱仙镇、洞庭、襄阳六郡,岳家军几次重大战役都有踏白军无生营的身影。“无生”,意即十死无生。
岳飞出身贫寒农家,一路打拼血战,终成威震天下的名将,与那些攀附溜须的关系户或出生名门的官二代完全不同。因此,岳飞选兵擢将不看出身、不看家世更不看关系背景,唯看真才实学。良家贫民、新老兵丁、江湖侠客、名谋之士、武林弟子甚至是曾经造反起事的义军反将。武艺高强者,身怀绝技者,腹有谋略者,亦或者没什么本领但却有一身报国为民的热血肝胆,都可入岳家军,只要进入了岳家军,便必会有一番大作为,必会为收复河山贡献连自己都从未发现过的一份力。
朝堂、江湖、民间,本就是互相交融微妙共存的,有时互不干涉,有时因为一场大效应便会搅动在一起。
八方名士、侠客、有志青年,全部汇聚于岳飞麾下,朝堂和江湖,这些原本不可能有所交织的存在,在岳飞的帐下居然摒弃前嫌,团结在一起。
岳飞知人善任,给每位豪杰都安置在了能最大发挥自己本领的职位。技击精熟、霸道外功者为步军统领;通晓兵器、运使如飞者可堪马上将官;轻功了得、迅疾如风者担斥候谍报;韬略满腹、内功修为深厚者授书记幕僚;眼若流星者为弓弩手;通晓医理者是医官;醉心发明的能工巧匠为机关术掌要.........
至于普通的军士,步军、骑兵、刀盾、长枪、泅渡、跋山、弓手.......在岳家军,似乎每个人都能发现自己原来可以迸发如此大的本事。
常玉武、施全、贾宜人三人就是如此。
他们三人同为地处幽燕的武林名门——“训海山庄”的高徒,常玉武年岁最长,大施、贾两人十六七岁。两人入门时,亦是由常玉武代师传授武艺。对于他俩来说,常玉武是亦师亦父亦兄般的存在。
幽燕一带自从石敬瑭割地之后就远离中原百年,期间辽、金异族先后统治过这里。为了能够有充足的军备南下伐宋,辽、金在治下每个区域都是极尽榨取之事,故这里一直是横征暴敛的重灾区。所以,义军和各种反抗势力也从来都没有少过。
及至完颜阿骨打崛起,金国先后发动灭辽、灭宋之战,所以统治愈发残暴。尤其是靖康耻后,金国妄图一举灭宋,所以统治变本加厉。
也就是在那个时候,常玉武带着自己的小师弟和小师妹加入了义军。
“训海山庄”乃是武林大家,只想明哲保身,不愿牵扯军政。常玉武此举,无异于违反门规。但常玉武以天下苍生为重,执意投军义师,故而被逐出师门。
常玉武本是老庄主最倚重的徒弟,更是掌门人的候选人之一。而今被逐,便无缘掌门之位。
施全贾宜人觉得是自己连累了师兄,但常玉武每次都是一笑了之,安慰两位师兄妹。
从那开始,三人便转战大江南北,投奔过多支义军,并最终遇见了岳飞。岳元帅求贤若渴,看三人身怀绝艺,只觉相见恨晚。而三人亦仰慕岳帅威名已久,从此,便投身岳家军,专事刺杀敌首、探查军情之职。
“今夜,我三人原本共谋刺秦桧,却未曾想折戟而败。方才看常大哥一死为阁下解围,觉察此事定有蹊跷,所以贸然跟随至此,请阁下见谅。”施全再次抱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