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五章新老板和新下属 (第2/2页)
府里的下人们私下里也议论,说这新娶进门的少奶奶,着实有些不懂规矩。怎么每日晨昏定醒都不做,反倒经常恣意潇洒地想睡就睡,想吃就吃。说怪不得女儿要低嫁,唐家门楣比江家高出许多,江家才不敢给唐忆柳立规矩,由得她这样放肆。
唐忆柳才不管这些闲言碎语,反正自己很快也就离开这里了,这些下人,和自己以后再也扯不上任何关系。现下无论他们怎么私底下偷偷议论,自己依旧是主子,他们依旧是奴才。看主子再不顺眼,该怎么伺候还是要怎么伺候。
哪天他们若真的做出过分的事情,教训一顿或者发卖了也就完了,不值得为他们费心。
唐忆柳随意的问江易川:“等我这边的事情了了,你将来有何打算?”
江易川在心里说:如果你愿意的话,我打算永远跟在你身边。
可他不能说出口,想了想,说道:“我还没有想清楚。”
唐忆柳点点头:“无妨,慢慢想罢,时日还长,你还年轻。”
江易川觉得唐忆柳这话有点奇怪,明明自己比唐忆柳还要大上几岁,怎么总感觉她才是长辈一样。
江易川抿了一小口酒,不敢看唐忆柳的眼睛,只低垂着眼帘问道:“那你呢?”
唐忆柳看了看他,说道:“我么?我只希望将来能够自由自在的过日子罢了。”
怎么才算自由自在?江易川并不是很明白唐忆柳心中所想。
唐忆柳也没打算多解释什么。
江易川此人,她也是刚刚认识,还没到交心的程度。虽然这少年看起来行事还是比较稳妥的,跟在唐忆柳身边也谨慎小心,聪明灵透,可毕竟俩人相互之间并没有什么私人交情。
按照唐忆柳的感觉,大约就相当于自己开了一间小公司,银杏是合伙人,江易川和江泓,魏余氏,绿荷,都是自己的员工。江易川和自己近一些,可以算是贴身秘书一类。这类职位,其实是很微妙的。假如忠心耿耿最好,如果不然,和他越是亲近,可能隐患会越大。唐忆柳不会告诉他太多的秘密,也不欲跟他倾诉什么心事,就保持老板和员工之间的适度交往,就完全ok了。
江易川也敏锐的觉察到了小姑娘对他的疏离感,只能暗自苦笑了一下。
且走且看吧,自己所求不多,只要能时时见到她,足矣。
眼前的日子,他还是很知道珍惜的。
唐忆柳只是一个小小不起眼的商户女,嫁到了新都,就如同一滴水滴到了大海里,丝毫激不起任何涟漪。
新都老百姓关注的最新八卦,是近日延平长公主要在公主府举办赏菊宴。长公主广发请帖,邀请了新都几乎所有权贵之家的少爷小姐们参加。
说白了,这其实就是新都上层阶级子弟们的大型相亲会场。当然长公主的主要目的,是要给自己的两个儿子相亲。
长公主下嫁给了定国公嫡子杨定修,俩人育有两子。长子杨昀今年已二十二岁,次子杨钊十八岁,皆未婚配。说起他俩尚未婚配的原因,也是令长公主头疼得很。
定国公杨茂,当初是太上皇张兴麾下的一员大将。他在太上皇起事之前,便已跟随其左右,且是太上皇的心腹。大周朝开国之后,杨茂又帮着太上皇平定了周边蛮夷,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开国功臣,亦是大周朝的定海神针。张兴南面登基之后,便封了杨茂一个定国公,世袭罔替。大周朝开国以来,享有此殊荣的,只杨茂一人,可见杨家在圣上心中的地位。
但杨茂此人,不但神勇非常,也极其精明。他不但没有仗着劳苦功高,便在朝堂指手画脚,反而深知兔死狗烹,鸟尽弓藏的道理。功高盖主,是做为朝臣最大的忌讳。因此,在大周朝安定之后,杨茂便自动交出了兵权。
杨茂还促成了自己的嫡长子杨定修和延平长公主的婚事。
大周朝的驸马爷,是不能担任任何实职的,只领一份不菲的俸禄罢了。一般朝廷官员其实都不大愿意尚公主,一旦公主嫁了过来,驸马的前途就算是止步于此了。不光如此,整个家族也颇受和皇族联姻的掣肘。可见杨茂此举,真是釜底抽薪。
就连杨茂的其他三个儿子,也只不过都在礼部和刑部任了不大不小的文职,一概不沾兵事。两个女儿嫁到了南边,夫婿也都不过是当地的四五品文官。
这就极难得了,享受过了权力的巅峰,还能这样果决地激流勇退,可不是任谁都能做到的事情。
可到了杨定修的下一代,两个嫡子杨昀和杨钊,却似承袭了祖父的血脉,天生都对读书不感兴趣,一门心思喜欢行兵打仗。俩人从小就想方设法习武,研读兵书,总想着有朝一日,能上战场杀敌报国。
杨茂很是管教了几年,都不管用。杨定修深知家族利益远大于个人喜好,也拘着儿子们,不让他们展露军事上的才能。
可延平长公主对此却不以为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