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唐二小姐的时事政治课 (第2/2页)
文德皇帝正年富力强,在政事上兢兢业业,励精图治。眼见四海升平,百姓安居乐业。各地通商也日渐便捷,繁荣。
而唐征家,便是距离新都三十里外的一个繁华小镇鸣凤镇的首富之家。唐家祖上靠着贩卖布匹起家,如今唐征不光贩卖布匹,还在小镇上开了两家酒楼,一家叫开泰楼,一家叫福祥楼。
穿衣吃饭,无论是什么年月都是必须的。唐家历代出了好几个做生意甚是有天赋的人,总能把握住商机,为自家生意增光添彩。而传到唐征这一代,兄弟姐妹六人当中,唐征无疑是最有天赋的那一个。
唐征在家中排行老二,唐家老大唐守如今在华松镇经营布庄。排行第三和第四的唐征两位妹妹,都嫁去了南方。
至于唐征的五弟六弟,不提也罢……
家族太大了。
唐忆柳思及一些事情,总是暗暗摇头。家族大,人就多。人一多,难免就什么鸟都会出来叫唤几声……
唐征的父亲唐强在他那一辈中也是行二,排行老大的是唐强的哥哥唐拓。
唐家主支住在距离鸣凤镇隔壁的华松镇,唐强的大哥唐拓,作为唐家家族里上一辈的长子长孙,现在是华松镇唐家主事的族长。
唐强的弟弟唐战,留在华松镇协理唐拓一起打理家族的祖业。唐家的唯一一位姑奶奶唐果儿,嫁到了新都。
唐征在大伯继任族长之后,便搬离了华松镇,在鸣凤镇安家落户,一晃十余年就过去了。
林默娘的娘家就在鸣凤镇,当初唐征独身一人来到这里打拼,身无分文的时候,曾在岳丈的酒馆里做工。岳丈慧眼识珠,觉得这个小伙子必然前途无量,就把独生女儿林默娘嫁给了他。事实证明,岳丈果然是伯乐,没过几年,唐征在岳家的资助下,以一己之力,重新把家族祖传的布匹生意做了起来,并且逐渐接管了岳丈家的小酒馆,很快把小酒馆变成了大酒楼,取名福祥楼。但福祥楼依旧在老丈人的名下,唐征并不贪图岳家的任何钱财。之后,唐征又自己开了一家开泰楼,并且开的顺风顺水。
唐征念着岳家的知遇之恩,因此对林默娘呵护有加,并没有因为林默娘生了两个女儿,就急吼吼纳妾或者过继等给林默娘添堵。
以上所有这些都是唐忆柳跟着爹爹听来的,或者在爹爹的书房里看书看来的。
唐忆柳看准了爹爹是个好脾气的,虽然总想着生个儿子出来,但是对两个女儿也很温柔宠爱,于是总是瞅准机会粘着爹爹。唐征只好在议事时也经常抱着这个娇娇的小女儿,也不拦着小女儿进出他的书房。毕竟一个奶娃娃而已,什么都不懂,何况唐忆柳乖的不像话,从来不哭不闹不淘气。于是,才三岁的小唐忆柳,已经对自己投胎的这个世界和自家的情况掌握了一个大概。
爹爹是个温柔的爹爹,对两个女儿并无不喜。只不过,依然想再生几个儿子出来,继承偌大的家业罢了。只是如今唐忆柳也已经三岁了,林默娘的肚子却再也没有了动静。
唐征一时并没有过继或者纳妾的意思,但是,唐忆柳对唐征是不抱什么希望的。林默娘今年虽然今年才二十八岁,但体质较弱。生唐忆锦就损伤了身体,好不容易调养了几年,又生了唐忆柳之后,便患了严重的气虚血弱之症。虽然一直在服药,但并没有调理的很好。加之到底是生育了两胎,多少损了肾元,大夫也说再孕艰难,且调理且看吧。
在这种情况下,饶是唐征并没有说什么,林默娘也一日比一日更加焦躁不安。又想贤惠大方地替唐家开枝散叶,给唐征正正经经纳个良妾回来,又一时下不了这个决心。毕竟两人素日里一直恩恩爱爱这么多年,谁愿意把别的女人送到自己夫君的床上。可自己的身体实在不争气,族里也不断施加压力,林默娘不知道自己还能扛多久。
唐忆柳懒得管这些,只是整日肃着小脸,不爱笑也不爱说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