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7章 庙堂之上的政治斗争 (第2/2页)
事已至此已经有了火药味,地位最高的狄大人岔开话题问道:“你们几个人啊?”
一旁的赵二虎耐不住性子,大声喊道:“八百!”
话音刚落,姜大人不屑的哈哈大笑,狄大人摇头轻笑起来,陈大人则是有点尴尬的苦笑几声。
庞青云露出一脸坚毅的表情:“再给我八百,十五日之内,我攻下舒城!”
姜大人阴沉说道:“军中无戏言!”
庞青云咬了咬牙,再次回答道:“十日,十日攻下舒城!”
轰隆一下雷声响起,赵二虎和姜午阳都震惊地看向庞青云,不明白大哥为什么会如此冒险。
“好!”
陈大人思考了一下后,心里作出了决定:“我再给你一千五百精兵,但是没有军饷。”
“啊——”
赵二虎很是不满,他还没有来得及说话,庞青云就立马同意了。
“不要军饷,攻下城,一半的东西归我们!”
姜大人虽然心有不满,但也不好多说什么,狄大人脸上则是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。
“庞青云,你字鹿山,就叫山字营吧!”
“谢三位大人!”
庞青云磕头谢恩,一旁的赵二虎和姜午阳对视一眼,也只好跟着低身磕头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这一场戏虽然看着很简单,但是每一个画面、每一句台词,都是精心设计过的,里面有着许多隐藏信息。
首先是三位大人的名字,全程没有他们的真名,但台词却又反复强调他们的姓氏,这其实是暗示,三个姓就是他们的阵营标志。
先说陈大人的“陈”,谐音是臣子的“臣”,之前庞青云劝说大伙投军的时候,提到过:“军机处的陈公正缺人手,他的绿营兵常被魁字营欺负,一直想壮大实力。”
陈大人手下是绿营兵,绿营是满清入关时收编的明军及其他汉军,绿营归兵部管理,陈大人就是兵部的大佬。
陈大人隐喻的权力阵营,就是汉族在清朝时的官僚集团。
再说姜大人的“姜”,谐音是将军的“将”,他的手下是魁字营,是团练私兵类似于湘军。
在太平天国时期,地方的团练私兵是清王朝的军事根基,势力非常的强大。
姜大人隐喻的权力阵营,就是地方的军阀势力。团练军团不听朝廷的话,只听大帅的话,对满清来说,这些团练军阀是帮手,但更是隐患。
最后是狄大人“狄”,其实就是夷狄的“狄”,这是古代对于异族的一种称呼,隐喻的权力阵营就是满清八旗集团。
八旗是满清的国体,也是满清的的既得利益集团,狄手上掌握的是满清的最后底牌——八旗兵。
说明白了,《投名状》这部电影的真正内涵,就是庙堂之上的政治斗争!
。。
原域名已被污染,请记住新域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