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7章 糯米南瓜饼 (第2/2页)
说起来,村子里的驴马变化也很大,驴还好,只是力气更大了些,几匹马就不一样了,体型和耐力都有所增加,每只都能驮动七八百斤的东西。
在回去的路上,叶瑜一行人没有停留,就连吃东西也是啃硬饼子,顶多烧壶水喝,用的时间极少,因此他们比来时整整少用了接近三分之一的时间。
此时宁荣已经带着需要的药材离开了,他们并没有撞上,也许是在路上正好错开,毕竟宁荣认路是一把好手,天生方向感极佳,不可能走错路。
叶父仔细打量过叶瑜,见他身上没伤,只是脸上带着些疲惫,这才开始关心他人。
“胡春状况如何?”
“他从树上掉下来受了内伤,需得静养,因此陈大夫他们就留在那里照顾他,情况暂时稳定,只要宁哥能及时把药材带过去就行了。”叶瑜说。
叶父闻言松了口气,“这就好。”
随后他看到驴马拉着的板车上的稻谷,又问道:“这就是糯稻?”
叶瑜点点头,“没错,但是放的时间太久,得赶紧收拾了。”
胡春媳妇趁着他们有空过来了一趟,手里提着鸡蛋,向叶瑜询问胡春的情况。
鸡蛋叶瑜没收,只跟她说,胡叔应是于性命无忧。
她千恩万谢地离开,走的时候还把鸡蛋留下,任凭叶母怎么叫她都没回头。
“留着吧,也算是给她个安慰。”叶父道。
叶瑜暗暗叹口气,胡婶子这是不想让胡叔再接这么危险的任务,他也能理解,毕竟他俩的幺儿今年才刚出生。
叶瑜只是稍微想想就暂时将此事抛在脑后,他还得处理糯稻呢。
流程跟处理水稻基本一模一样,只需要摊开晾晒,除杂之后再进行脱壳就行了。
然而最近的天气却是越发的冷了,虽然无雪无雨,太阳高照,但是水汽很重,稻谷里的水分很难晒干,他们足足晾晒了七八天,村里老把式才说晒得差不多,可以开始脱壳。
正好这时候邢小舅他们也带着胡春回村了,回来时胡春是躺在一个木头板子上被抬回来的,但是脸上已经有了血色。
反而是陈大夫累得面色颇有些苍白,“幸好没留下什么顽疾,最近只要好生调养,大约一个月他就能恢复如常。”
胡春媳妇闻言感激至极,连连道谢,回家后特地让自己儿子给陈大夫送了两只活鸡当作谢礼。
陈大夫一家倒是没推辞,主要是两只鸡不算是什么贵重的东西,他们收下也不亏心。
而叶瑜直到听到陈大夫说的话时,一直悬着的心才算是真的放下来,人没事就好。
接下来他就全神贯注于给糯稻脱壳,他们村脱壳用的是一种石臼,制作起来颇为简单,只需要一根手腕粗细的木质臼杵和用大石头做成的石臼,而石臼的制作方法也不麻烦,就是累人,要用凿子凿空一整块大石头,成型后类似酒蛊。
他们把稻谷放进石臼里,然后用力将臼杵往下捣,直到米糠从糯米上剥离,最后再过一遍筛子就可以了。
舂好的糯米呈现出细长型,叶瑜看了看,觉得质量一般,怕是收割的时间不对,再加上稻谷里的水分没有晒到最合适的程度。
但不管如何这都是糯米,叶瑜留了些种子,想明年种一下试试看。
随后他换了点糯米回去,想做些糯米南瓜饼吃。
家里的南瓜还剩两三个,个个体型都很大,叶瑜得双手才能抱起来。
圆鼓鼓的南瓜肚子一剖开,里面就是满满当当的南瓜瓤,最中间是南瓜籽,南瓜籽清理出来后先放到一边,回头炒一炒可以嗑着吃。
叶母把南瓜瓤切成块,在蒸笼上蒸熟,然后捣成泥,倒入煮熟的羊奶和糖,叶瑜则是坐在一边把糯米捣成粉,混入南瓜泥里,将其揉成面团。
面团切成小剂子之后,叶瑜在手上涂一层核桃油,将小剂子揉圆压扁做成圆饼。家里要是有芝麻,可以把圆饼正反两面按在芝麻里,这样会增添几分爽口,没有也没关系,简单的糯米南瓜饼已经很好吃了。
圆饼在锅里煎一下,两面逐渐变得金黄,这时有浓郁的南瓜香气散发出来。
叶瑜尝了一口,口感异常软糯,甚至有些粘牙,南瓜的清甜和羊奶的香甜混合在一起,从嘴里一直甜到心底。
糯米南瓜饼的卖相也特别好看,刚出锅是金黄色的,稍微放凉之后就变成南瓜的橘黄色,香喷喷的,配上一壶热奶茶,和稍显寒冷的冬天尤其相配。
他把南瓜饼分作两份送给爷奶和褚绪风,才回到家就看到天空又开始飘起雪花,刚开始只是小雪,还没等落在地上就融化了,只留下点点湿痕,后来便越下越大,鹅毛般的大雪渐渐覆盖住整片土地,将一切都掩盖在雪层下面。
https://www.lvsewx.com/books/23473/23473769/23970562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lvsewx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vsewx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