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章 对手 (第2/2页)
“这不是明显对你不利吗,我不想跟我们邦玉合作的分包伙伴吃这个亏。”
崔董听谢成海这么有诚意,此时已经打消了怀疑,反而觉得邦玉这样做,有失公允。
“我的老领导,您可千万别说这话。明着是我跟公司分担,说到底,我不还是想咱们邦玉公司这棵大树,以后更枝繁叶茂,我们这些分包商,还指望它继续带着我们发财呢。您说,是不是这道理?我也是在给自己铺路啊。”
谢成海一席话,既取得了崔董完全的信任,又给了他一个大大的台阶。
这样以来,崔董在相权之下,还是倾向于谢成海这边。
他这样考虑,也有自己的道理。
崔董认为,在公司和谢成海有了合同条款约束之下,就算他有些许亏损,以谢成海的实力,履行完工程合同,肯定是没问题的。
而袁非几人,就算签订类似的合同,到时候他们老底赔光,公司破产后,邦玉也就无法再追究他们的履约责任了,耽误的还是项目进度。对公司的负面影响,可能会更大。
一番权衡之下,崔董还是决定,选择谢成海作为分包商。
因为袁非怕技术外泄,让自己失去这个竞争优势。当初也没有向崔董详细介绍那种新的施工工艺。
而且就算崔董了解这项新工艺,在谢成海的实力和承诺面前,崔董也会为了项目施工更有保障,选择后者。
当丁总工受崔董事长之托,委婉的向袁非转达了这个消息之后,袁非心情受挫之余,并没有把消息告诉张士杰、宋平他们。
没有足够的原始资金,没有背景,想要跨过这道槛,是非常艰难的。
冷静下来之后,袁非仔细回忆,想要找到事情转机的突破口。
他不相信,以前靠着谢成敏等人的操作,在历次分包工程时占尽便宜,大发其财的谢成海,会突然改头换面,宁愿自己赔钱,也要抢这个项目。
他这么做,只有一种可能,就是签下合同进场后,肯定有别的招数,能把损失找回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