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章 【假装咸鱼第34天】 (第1/2页)
九九读小说网 www.99duxiaoshuo.com,最快更新作精替身靠咸鱼爆红娱乐圈[穿书]!
【假装咸鱼第34天】
晏世清不太想跟辛禹僵持,这不是办法,他转身吩咐工作人员:“去通知辛家的人。”
辰叔带着家庭医生赶到节目组时,在医护室里看到辛禹,他人受惊不轻,一边忙让家庭医生给辛禹诊脉,一边对辛禹忧心地道:
“大小姐,辛家不缺钱,你若是要一个出道位,我们直接给你买一个便是,你是要签约经纪公司,我们直接给你建一座公司也好,你何置于如此辛劳?事业都是小事,您的身体安康才是最重要的。”
辰叔看着辛禹孱弱的面色,颇为自责:“看您这般消瘦,让我如何对上天的老爷交代。”
辛禹觉得辰叔有些夸张了,笑了笑,宽抚道:“就是发烧而已,没什么大事的。”
辰叔帮她拢了拢被子,问家庭医生什么情况。
家庭医生说:“着凉引起的发烧,没太大要紧,先给大小姐开三日中药,一天一剂,好生调养一下就好,注意劳逸结合和防寒,烧很快就能退。”
辰叔这才放宽心,但少不了要对辛禹一番嘘寒问暖。
辛禹按照医嘱,中午用了一回药剂,休息了一个小时后,感觉自己好了很多,身体基本不烧了,辰叔确认她温度降下去了,才恋恋不舍的离开。
辛禹恢复了几许精力,把之前的灵感用笔纸记了下来。
晏世清还在训练室等着,她没再医护室多待,回宿舍换上了运动衣,再去了训练室。
她下午的思路和表达,明显比上午好通常多了。
“这次舞台的主题,是『相思』?”听到此处,晏世清稍稍怔愣了片刻,笔在虎口间微妙地旋了一周,心中有一根细弦不经意地绷紧,就连后颈肩脊的曲线,也不自觉挺直了起来。
他认真听了一回辛禹编写的曲子,又吩咐她依和着伴奏清唱了一回,听完以后,他陷入短瞬的静默。
良久才道:“你这首《俪人歌》,很适合让黎宁当导师。”
收到讯息,黎宁很快就从其他训练室过来了,她听了一回辛禹的清唱和编写的曲律,仔仔细细听完以后,她近乎震愕,大脑停摆了很长一段时间,悉身上下的毛孔,都如暴裂的星云般悄然炸开。
缓了不知道多久,黎宁才从震荡之中返回神来,不可置信地凝向辛禹:“这是你一个人创作的?歌词、故事都是你原创的吗?”
辛禹垂眸:“曲律是我编写的,歌词里的故事……是我以前听别人讲过的一段故事,我根据那个故事改编的。”
千年以前,九皇子亲自驯化她,开了她的情窦,她对九皇子的情念很是复杂。她一方面倾慕九皇子,但另一方面,又晓得九皇子打算将她献给暴君,以成他夺得龙座的权谋。驯化过程之中,许是她动摇了九皇子的权谋之心,后来,他没有将她献祭,而是选择了率十万大军发动一场宫变。
暴君阴险,在燃烧着大火的宣政殿之中,长剑横悬她颈间,拿她作为了要挟——到底要江山,还是要美人,暴君命九皇子做出抉择。辛禹一直以为自己对九皇子是单相思,她以为他会要这大宋的锦绣江山。
但最终,九皇子却选择与暴君于大火之中,同归于尽。
金黄殿宇被炽热的火舌吞并,琉璃瓦、玲珑砖纷纷坍塌,跟随帝王殿一同倾覆的,是这个千疮百孔的朝代,目之所及之处,尸骨成山,哀鸿遍野。辛禹投身于一片颓圮废墟之中,翻找九皇子的尸首,她翻找了三日三夜,掘地三尺,终于寻得了。
她给九皇子造了一块碑,最后,在他墓碑上名字旁边,用指尖的血,写上了她的名字。两人终于在这块碑上,圆满了。
这一段无疾而终的情,难托锦书,亦难为外人道也。她未曾与九皇子诉过衷肠,未有项发相缠,未绾过同心结,未琴瑟和鸣过。那一世,两人永远保持半帘之距,这是鲛族与人类的距离,是琴伶与皇子的距离,乱世之中,种族鸿沟之大,阶级隔阂之深,他们不可能在一起。
憾事一桩又一桩,成了辛禹郁积于胸臆中的愁结,遂是作一曲《俪人歌》,取伉俪情深之意,以追怀那一位故人。
黎宁点点头,慢慢品味着《俪人歌》。
这首歌,与辛禹上一回所唱的歌,都占有大篇幅的高声部,但风格和音种迥乎不同。
倘或说《鲸未眠》是美与治愈糅合,那么,这一首歌,它的底色是悲与苍凉的深刻结合,在一片苍凉冷冽之中,却又带了些缠绵温柔的神性光芒,仿佛,历经了漫长的沉郁之后,它的结尾声律,却是如此温柔,温柔之中有壮美,壮美得摄人心魄。
黎宁很少可以见到,风格和音域能跨度如此悬殊的选手,就比如,有些人适合唱慢歌,唱快歌的话容易露怯,有些人适合唱快歌,唱慢歌他容易大喘气,每个人,都会逐渐固定在某一种音种的舒适圈里。但她在辛禹身上找不到这种局限,她声音的可塑性,强得简直超乎黎宁的想象。
辛禹唱《俪人歌》时,音质里,藏着沉抑的呼吸感,声音在空气之中流动成了细密的蛛丝网面结构,极致的弹性,极致的韧劲,在悲伤作底的介质里,它娓娓阐述世事无常的倾覆亡朝,阐述一个女子于乱世之中的悲欢离合。
抽象的声律,与写实的词序,渐次重叠,像是颉颃纷飞的深谷双鸟,在演绎一场旷世绝远的二重奏,尾部的旋律里,满含圆润的颗粒感,将光芒的质感挥发到了极致,只见听者的心尖上,光明所及之处,万物生长。
这首歌真的太让人惊艳了,如果不是亲眼所见,黎宁真不敢相信,这首歌是一个二十岁刚出头的少女,写出来的。
她不仅可以完美改编《荆棘鸟未眠》,甚至还能肩荷大梁,独当一面,写出足够与《荆棘鸟未眠》媲美的歌曲!
黎宁按捺住激动与复杂的思绪,将辛禹单独叫到隔壁空无一人的训练室里。
“如果真的可以将《俪人歌》演绎出来,毫无意外地话,在届时的舞台上,它会是非常让人惊艳的音乐作品,甚至,可能会成为你的代表作之一。”
辛禹谦逊恭慎地说:“黎老师过誉,《俪人行》是我很久以前写的,词、曲还很青涩,论完成度的话,可能还差些火候。”
黎宁并不解曲中深意,只当辛禹的态度是谦逊,继续问道:“《俪人歌》听起来很中国风,如果用西洋乐器会显得违和,你打算用什么乐器作为伴奏?”
辛禹垂敛鸦睫,视线纵入久远的深潭里,数千年前,九皇子为了彻底教化她,不仅差人教她学四书六礼,丝竹雅乐是没少让她接触。他遣她去了大宋的宫廷教坊里,习学琵琶、三弦、箜篌和筝,这数样古器之中,她学的最好的,便是筝。
旧时,优异者被誉为『搊弹家』,辛禹常被教习嬷嬷夸赞为是『搊弹家』之中的翘楚,纵使是古乐之中的顶流古器,如凤箫、韶管,都不敢来抢筝的风头。
九皇子每隔十日,会来验收辛禹的学习成果。那时的她,扎皂色丝布头巾,着一身白练襦裙,搭薄紫色绫袴,披绯色帔帛,于花树之下,端坐在秦筝近前。筝为最好的钿筝,筝体桐木质地,上头以五色丝线缠弦,内嵌宝镶螺钿,底色铺以玄漆,筝侧饰以祥瑞云纹。
抚筝时,她隔一张画帘之距,独对九皇子一人,花月为伴,银甲捻弄十三筝柱,皓腕缠一截红丝袖,悠长激荡的筝歌间,她急弦促柱,变调改曲,慢吟出两人的阳春白雪。
只遗憾,时空流转到今日,早已物是人非,大宋宫廷教坊历经劫毁,朝代更迭,多少记忆和绝响,不复重来。
辛禹思绪从旧忆里挣扎而出,定了定神:“倘若可以,我想试试以十三弦桐木筝为奏。”
黎宁也很是赞同,“自古以来,筝是仁智之器,演奏技巧和音色丰富多变,所能演绎出来的情感层次,也较为细腻。不若这样,我明天上午带你过去中影一趟,全国最好的筝,都集中在南雀门派那里。”
辛禹素来只知道南雀门派是专门学歌舞的,却不想,他们所配用的乐器,质量也是极为上乘。
节目组里没有很全面的古典乐器,而短期内去琴行租用的话,也不知能不能遴选出质量好的,黎宁身为南雀门派的大师姐,自然而然会走快捷通道。
辛禹今晚着手修改《俪人歌》第二版,她很重视这首歌和曲子,几乎是一个音符一个音符的修葺,一个词一个词的修饰,不知不觉,等改完的时候,适才发觉是近乎凌晨的光景。辛禹有些惋叹,咸鱼养生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。
翌日朝暾时分,她跟着黎宁去机场,飞去了中影。中影距离弈城说远也不远,说近也不近,飞一个小时就能到。
从南方城市去北部城市,给辛禹一种御剑而飞的感觉,她想,如果她修仙成功的话,应该也可以仗剑飞那么远,甚至比这白色大鸟飞得更远。
飞机在柏城机场落地,因为是私人行程,机场没有接机的粉丝,两人一路专车相送,通行无阻。
但路过大学城商业街的时候,辛禹看到十字路口上方的led大屏幕,滚动着《爱声梦幻祭》投放的海报和公演舞台live版,辛禹在屏幕中心位置看到了自己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