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章 第62章 (第2/2页)
生而丧母,在庄严肃穆的寺庙中成长后至家中,勤勉读书,得渭帝牌匾,连获小三元,拜林庸为师;尽得意之时,上天不仁,生父忽丧,守孝三年,不改其心,到他的面前。
如此坚韧,何须林哲来打压,放行罢了。
“你啊,总爱把这些文邹邹的话挂在嘴巴,听邓湖说,贡院起火时,你很是镇定自若,颇有将军之风。”祁承平笑骂他。
“也是抚台大人那日的运筹帷幄,要不然我等哪会安然无恙在此地。”
身在官场,哪有不会奉承上官的?林哲也是。
不过八月十五日,贡院大火,赶在天亮前被熄灭其中也有祁承平的功劳。林哲派的人去找鄂州知府,不曾想他当日报病,起不了身。亏得祁承平在衙中办公,听闻此事,第一时间备驾出现,统御全局,才使贡院免于彻底烧没。
林哲此言的确在理。
至少祁承平心里听着开怀,他没有在面上表现出来,伤怀道:“可惜仍有学子丧命,吾心痛已。”
他是真有点伤心,丧命学子中有几个在当地颇具才名,万一中举后,接着中进士当官,他们之间有现在鹿鸣宴的座师情谊,师师生生遍朝堂,万一哪一天就派上用处,也说不定。
生员之在天下,近或数百千里,远或万里,语言不同,姓名不通,而一登科第,则有所谓主考官者,谓之座师。
座师是对主考官的尊称,与新进学子两者之间也有一定的师徒之情在的,名次越高,师徒之情越高些。
在旁边三位主考官的安慰下,祁承平象征性抹了抹眼泪,向新进举人表达自己是个珍惜人才的官后,再道:
“贡院不幸后,本官当即修奏折请罪。陛下圣明,并未责怪。还抚恤诸生,赠予长逝的秀才,举子出身。本官准备亲自为他们撰写祭文,安葬府学中,永世供奉香火,已警后人。”
“陛下圣明!”
有三位主考官应声在前,新进举子纷纷迎合。
冠冕堂皇的话说完,祁承平没有继续,挥手言:“沈解元做完诗,那该轮到咱们的亚元,是哪位?”
“是在下,抚台大人。”
沈弈往下,临近一席的夏尚忠起身。
除了他十六岁高中解元的珠玉在前,亚元夏尚忠中榜的意外同样不逞多让。
他凭卷票领回自己的墨卷,借阅出去后,众人惊奇发现,多年不改其凌厉文风的夏怀耿,字里行间大变。险些认不出来,不怪侯朗眼拙。
对于夏尚忠发生的巨大变化,众人皆好奇,可惜他闭口不言,撬不开,只好作罢。不过传言有江南一带回来的商客说,曾在三人行书院见过他
不自觉中时辰慢慢转了个钟头,新进举人的诗作告一段落,现在是畅所欲言的时刻。
美酒佳宴,觥筹交错之间,祁承平状似不经意的问:
“解元郎,汝师近来可好?”
谈起沈弈的师父,众所皆知,不就是林庸嘛。
“回抚台大人,师父近来身体健朗,沉迷于乡野之中。学生来省城前他老人家说要去无名山中游玩,乐不思蜀呢。”沈弈恍未觉他话中意,朗声回道。
“也好,也好。”
祁承平嘴上应好,心中难掩失望,他本想去拜访德高望重的林帝师,现在只好作罢。
悠扬的鹿鸣乐在奏响,宴上的气氛渐入佳境。
在沈弈饮一杯果酒时,三席起身一人,像是隐忍许久,沉声朗道:“沈解元,林帝师善辩论,你师承于他,想必颇得真传,可敢与我来一场?”
来者是第三名,春秋经的经魁:李左右。
今年十八,听人说是京城来的。渭朝有规定,士子要回祖籍处科举。他的祖籍正是鄂省,若是没有沈弈在前,他便是本科最小中举的学子。
自家师父善辩论?沈弈仔细想了想,从陈年记忆中,挖出一段。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,还教与自己过,他自认为学的大抵可以。
不过既然李左右当众向自己发起挑战,怯战多不好,权衡利弊之下,沈弈爽快应下:“李经魁所请,岂有不应之理?还请赐教!”
不服多时,李左右等的就是他的话,迫不及待言道:
“今朝廷新立,边境动荡,北有草原泾朝,西有边陲小国,皆不安分,如此局面当以王道还是霸道降之?”
https://www.lusetxt.com/books/30712/30712576/24546815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lusetxt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usetxt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