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九读小说网www.99duxiaoshuo.com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九读小说网 > 当不成赘婿就只好命格成圣 > 第一百七十三章 扶光、春雷皆在我身,自当一往无前

第一百七十三章 扶光、春雷皆在我身,自当一往无前 (第1/2页)

九九读小说网 www.99duxiaoshuo.com,最快更新当不成赘婿就只好命格成圣!

当不成赘婿就只好命格成圣正文卷第一百七十三章扶光、春雷皆在我身,自当一往无前

......

陆景手执持心笔,洋洋洒洒的文章笔墨,落于纸张上。

天上风波涌动,天上天关、仙境,俱都已经消失不见。

可隐隐约约间,却好像依然有一道深邃的光芒自天上降下,落于凡间,落入这太玄宫中,落在陆景身上。

光芒温和,如若清风拂过,驱散了陆景身躯周遭的风雪,也驱散了周遭的尘埃。

陆景似无所觉,依然低着头写下一行行文字。

破题之后,乃是洋洋洒洒三千文!

三千文字,抒发陆景心中之志。

他心中暗想:

陆景落笔之时,面色始终淡然,可眼中却有许多不解与不忿,心中亦有所思。

正是因为这不解、不忿,让陆景笔墨勾连之际,勾勒出锋锐而又炽盛的剑气。

持心笔笔尖落在纸上,他身上的春雷气血蠢蠢欲动,笔墨印于纸上,强盛的气力却透过纸背,刻入下方的玉案上!

这等笔力,这等气血掌控之力,乃至那如日巡天一般的剑气不断流转,让此刻执笔的陆景越发显得出彩。

许多大儒纷纷落目,想要看一看陆景在那纸上究竟写了什么。

可当他们目光落下,真正看到陆景纸上笔墨。

顿时间,不知有多少大儒、朝官喃喃自语,许多大儒面露惊容,抬头看向天空。

这地上的人间并非最高……

人间之上还有一片广阔天穹,天穹高悬,上有仙人俯视,可陆景这一张笔墨,却直言……对于凡人本身而言,凡俗之人贵于仙人,贵于天下万物!

「便如他时常所言,少年负壮气,敢挽桑弓射玉衡!

可不曾想在这陆景心中,竟有这般壮志」

诸多大儒眼神闪烁,思绪重重。

姜白石虽然不曾开口,可是他心中的惊喜却透过眼眸透露出来。

这位老人明明不曾修行,却可以穿越数百丈距离,看到陆景笔墨上的文字!

陆景直至此时,似乎才终于察觉众人的目光。

他侧头看去,就看到崇天帝背负双手,率领一众朝臣隔着极远的距离注视着他。

这些朝臣中,儒道佛三家皆有。

有些人甚至轻皱眉头,不满陆景肆无忌惮。

可陆景却并不停笔,仍然执笔书写。

众人也这般看着。

天上的光彩越

发浓厚,落在陆景身上,让陆景越发显得出尘,竟有一片宗师大儒气派!

一旁的陈元都,以及诸多士子,都看不到陆景在写些什么。

可是身为读书人,又如何不知夫子已然登天四十八载,自然也见过夫子的画像。

刚才陆景落笔……

那久不曾显现的天关显现而来,夫子不惜以自身伟力撑开天关,也要低头看一看陆景的文章。

——微笑、颔首称赞。

姜白石玉冠闪过光辉,抬头间,眼中满是敬意。褚国公、少柱国沉默不语,远远望着远处的陆景。

几息时间之后。

褚国公脸上狰狞的刀疤微微耸动,竟然主动点头称赞∶

话语至此,褚国公不再开口,心中却轻声低语道∶

李观龙眼神清冽,并不多言。

可他目光却久久落在那纸上……眼中光彩涌动,似乎此刻的李观龙,也极为认同陆景的主张。

季渊之、李慎等等学问高深之辈,心中默默低语。

「常言学问一道,厚积而薄发,可是陆景明明只有十七岁,竟有如此惊人之论……观棋先生破格而行,将其召入二层楼,那时许多人还在质疑,十七岁少年凭什么能成为书楼先生?

可如今,他所作文章引天上夫子落目……」

作为督考官的盛如舟站起身来,不免深深吸气,他举目四望,开始为其余三百六十余位士子,其中包括了北川陈家的陈元都而感到可惜。

「此试,其实已经不必再考。

有夫子落目,哪怕是季渊之、李慎在这考场中作答,陆景也要更胜一筹。」

盛如舟这般想着,又看了一眼远处的钟于柏。

昔日,钟于柏曾经与他提及陆景对于中正的明悟,盛如舟还并不曾在意。

如今想起来,那时陆景的学问,就已足可称道。

朝臣中,陆神远微微眯起眼睛,原本没有任何表情的英伟面容上,终于流露出一丝表情。

那是……惊喜。

崇天帝背负双手,脸上带着轻笑,远远望着即将收笔的陆景,忽然间他又转过身去,对身后的姜白石道∶

身后诸多朝臣、大儒神色一动。

少年志向宏远虽然是好事,可仔细想来……陆景心中盛气未免太重些,对于朝堂而言,这并非是一件好事。

可却不曾想,首辅大人姜白石却摇了摇头,对崇天帝道∶

姜首辅话语至此,眼里却好像还隐含着深意。

崇天帝不曾开口。

又有一位声如洪钟的将军道∶

说话之人,身着明铠,眼神锐利,乃是银袍军副将武严豹,与玄都李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。

朝臣

中也不乏有人认同。

一旁的钟于柏却笑道∶

武严豹身旁的刑部尚书郑元道∶「哪怕是上一任白衣,执掌律法雷霆之时,也已经点燃神火!

陆景化真境界的元神,若想要强行执律,他那本就已经受损的元神,只怕顷刻间就要化为灰烬。」

郑元话语至此,眼中却又有了一丝迟疑……

就如同钟于柏所言,陆景参加殿前三试,带来了太多的不合常理,他们屡次揣测,却终究不曾猜到陆景能够走到这等境地。

这让在场许多人,也已不敢胡乱猜测。

郑元亦是如此,所以他沉默几息时间,又道∶

郑元这般说着,又摇了摇头。

无论用什么方式点燃神火,都需要漫长的时间。

明日放出榜文,陆景提请……一夜之间,又如何跃入了神火之境

许多人心中闪过这个念头。

钟于柏暗暗心想。

此间许多朝官,心思各异。

直至陆景收起自己的持心笔,站起身来,向上首的盛如舟行礼,这才转身朝着殿前玄台之外走去。

崇天帝若有所思,也转身归于太乾殿,其他众多朝臣亦是如此。

其余士子有些在奋笔疾书,有些则在望着陆景的背影。

三十一岁的陈元都皱着眉头,突然想起自己年少时也曾经想要入书楼读书。

只是家中却并不允许。

亚圣教诲,浮现在陈元都心中。

陈元都吐出一口浊气……低头执笔书写笔墨。「

夫子的道路不同于正统,可他终究是夫子,夫子不在人间,学问亦不在人间……今日能在天上见他,便是无法既得状元,又得殿前优胜,又何妨?」

陈元都心思宁静,继续书写。

哪怕家中有人教诲,言明书楼并非正统。

可是夫子……却仍然是夫子。

——

今日的太玄京,对于寻常百姓而言,也是不寻常的一日。

人们都看到了那位撑开天门,低头注视着人间的老人。

夫子画像与儒道圣人的画像,几乎每个私塾都有。

很多百姓抬头间,就已隐约认出天上的老人,正是画像上的老人。

百里清风和虞七襄坐在养鹿酒家中。

原本颇为洒脱的百里清风,此时此刻却面色郑重,抬眼望着天空。

虞七襄刚刚跟随百里清风向天上夫子行礼,如今又见到养鹿酒已经上桌,自家宗主竟然还望看天空,似乎这清冽的养鹿清酒香气,都无法引起他的注意。

这让虞七襄心中不免疑惑,她正要询问。

原本还自顾自打着算盘的酒家掌柜,忽然疾步如飞,走向酒家门口,躬下身来行礼。

圆脸掌柜脸上满是笑意。

百里清风和虞七襄起初并不在意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