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八十四章 刘备 (第2/2页)
他只希望这个“时机”不要太早,也不要太晚,最好是在“董卓入京”之前。
如果太早,那么他可能就得要在江湖上逃亡好几年,如果太晚,可能就收不到“天下震动”的奇效,而如果能刚好在“今天子崩”之前把这件事给办了,则应该是正当其时。
只是今天子何时会崩?孙策只知道应该是过不了太久了,只是具体的时间他却不知道。
他现在唯一能做的,也就是时刻暗中关注京都的局势,结合他后世之所知,以希望能从蛛丝马迹中判断出今天子崩的时间。
为了能及时地做出判断,孙策一面与袁绍、何顒等勤加通信,一面密令荀攸,叫他选了几个人,去洛阳收集情报。
孙策点了点头,笑对刘备说道:“玄德,卿智勇兼备,可愿为我守武安长?”
武安是个小县,因而其长吏称县长不称县令。
刘备闻言惊喜,虽说他早就知道跟着孙策必然前途远大,却没想到去年刚当过中尉功曹,今年便更上一步,俨然一县之长了,他忙离席下拜,说道:“备必不辱君命!”
宴席上的时候,孙策训戒诸人,要他们学习程嘉,说“大丈夫受命于邦国,自当视死如归,以不辱君命”,刘备牢牢地把这句话记到了心里,转眼就用到了现在。
孙策笑着把他扶起,叫他坐回原位,说道:“卿虽英果干练,然亦不可无人辅左,我意以简雍为守丞,以高素为守尉,卿以为如何?”
“悉从明公之令。”
见刘备高高兴兴地接受了任命,孙策也很高兴,他笑吟吟地看了刘备两眼,心道:“假以时日,我未必不能把他与关、张分化开来。”
不知不觉间,刘备、关羽、张飞三人已不能如以前那样寝则同寝、食则同食了。
先是在赵郡时,孙策任刘备为中尉功曹,把刘备安排在了郡府里,继而经过刘备的同意,把关羽、张飞安排去了义从里担任军职,他三人见面的机会就没有以往那么多了,继而在昨天,孙策又把张飞派去了内黄当守尉,今夜又把刘备派去了武安当守长,关羽则继续留在义从军中,可以预料,他们三人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分处各地,见面的机会将会更加稀少了。
见面一少,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会慢慢地变澹了。当然,也可能刘关张三人义气深厚,就算见面少,感情也不会变澹,可不管怎么说,事情总是在向好的一方面发展的。
别的不说,就说孙策当年想杀刘备的那个念头,如果他现在还想杀刘备,那么等刘备上任武安后,关羽、张飞都不在他的身边,只需一刺客就可将之杀掉了。
甚至连刺客都不必派,给高素送个口信去就能把事情办妥,——高素对孙策十分忠诚,且胆大妄为,只因看出孙策对迟婢有意,他就能把迟婢的丈夫诬陷杀掉,何况一个刘备?虽说因为在赵郡时,他跟着刘备巡过一次郡,对刘备颇有好感,可这点好感还远不足以换刘备一命。
而至于关羽、张飞会不会为刘备报仇?即使关羽、张飞知道是孙策杀的刘备,可他两人分处两地,势单力孤,又能怎样呢?孙策杀他两人也是举手之劳。
只不过,孙策而今的心态已与往日不同,却是不屑行此刺杀的伎俩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