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六十四章 贼议 (第2/2页)
这些赞同徐晃的小帅,有的是被孙策打怕了,有的则是家在汝水南岸,在他们看来,与其冒着天大的危险再度北上、二打弘农,还真不如徐晃所言,干脆南下取汝水南岸的五县,先与汝南、南阳的友军合兵一处再说。杨器虽不愿意,奈何现在支持他的人是少数,不得不再次放弃了北上奇袭孙策的打算。这一番议论,算是彻底定下了颍川黄巾军接下来的作战方向,即改而南下,取汝水南岸的五县。
杨器虽对孙策念念不忘,但部众既大多反对再打弘农,他也只得罢了,说道:“既如此,便南下就是。诸君,此次围攻弘农,我军以十万众反遭失利,尔等想过是为什么没有?”
小帅们有的说道:“弘农城坚。”
有的说道:“孙策竖子狡诈!”
有的说道:“攻城器械不足!”
杨器摇了摇头,说道:“你们说的这些都对,但最主要的原因却不是这些。”
“是什么?”
“是因为我部军令不一!孙策竖子今在弘农城外练兵,编什伍、教旗鼓、练队列,据探马回报,只区区数日,已初具精锐之形,反过来看我军,既无什伍,部众又不识旗鼓,更遑论队列阵法!虽有十万之众,形同乌合!以我之乌合,对敌之严整,如何不败?”
徐晃对此深表赞同,连连点头,说道:“公言甚是!公言甚是!”问道,“公既已知我军何以败,而贼何以胜,底下打算怎么办?”
“我意对我军进行一次整编。”
“如何整编?”
“一如荀贼练兵,编什伍、教旗鼓、练队列。”
黄巾军里目前基本没有什、伍的编制,只有里、乡、县这样的编制。总的来说,就是杨器是最高指挥,底下是各县渠帅,再下是各乡小帅,再下是各里头领。这样一种编制形式,很明显是不利于作战的。所以,杨器想要改编它,把它改编得正式一点。
在场的诸多小帅对此都表示认同,徐晃也非常赞同:“正该如此!”他不但赞同,并且做了一个补充,说道,“我军中多有妇孺,临阵接敌,妇孺难起大用,我以为,应将妇孺和丁壮分开,妇孺可独立成营,承担军中杂务,而以丁壮为我作战之主力。”
杨器表示赞同,既然大家都同意,那么就开始整编。
孙策在弘农城外练兵,杨器、徐晃在襄城县中一边收拢溃卒,一边也对部众进行编练。
只是杨器、徐晃的编练远不如孙策顺利,他们在编练的途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,主要有两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