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六章:种田养包子9准备离开 (第2/2页)
不得不说,钱权真是好东西。岸边的杂草和泥泞已经被拇指大的砂石覆盖,岸上的空地多了几座连在一起的帐篷,时不时就有人在里面进出。
就江晚站了一会儿,便见着好几个从帐篷里出来的人跟着两个粗使婆子上了楼船,进了四层那间小姐的舱房。
只不过,这几个人进去得有多快,出来就有多狼狈。有两个还直接被护卫五花大绑着拖在马后往县城拉去。
这一夜,江晚把小圈圈给叫了出来。跟着小圈圈的指挥,没有惊动任何人,顺利地来到了杨家院子外。
“宿主、宿主,正房里郭氏又在作妖啦!”刚靠近院子,小圈圈就在江晚脑海里大喊大叫起来。
江晚想了想,顺着墙根到了后院。这边能够直达堂屋的后方,她知道这里有两个缝隙,里面堵着草团,只要将草团一取,就能听见屋里众人的说话声。
不听不打紧,一听江晚的拳头都硬了。
“二弟真这么说!”这是郭氏,既惊讶又兴奋,还带着一丝幸灾乐祸。
杨王氏哼了一声,郭氏立马道歉:“爷,您继续念。”
屋里,老太爷正拿着今天才收到的信件,一字一句给家里人念着。
这信是杨逸托人带回来的,上面说他救了京城的一位贵人。那贵人的女儿还未成亲,贵人有意招他为婿,他便隐瞒了已婚的身份。
写信回来的意思,是让家中父母一定要看好江晚母子几个,不能让他们知晓此事。
另外,贵人说了。如果他此次中了秀才,就会带他一起入京,后面的所有开支贵人都会负责,家中那些田地和房产他都不要了,全交给爹娘安排。
郭氏听完后实在按捺不住欣喜,“爹、娘,你们看,二弟果然是洪福齐天,咱们是不是决不能让江氏和小崽子们坏了他的好事。”
屋里一时没什么声音,老太爷卷了信,“这事情,老二说得对。”
老爷子敲了敲烟斗,“王氏,明儿你就去把江氏和那几个孩子都带回来。这人啊,得放在跟前才看得住!”
说完,也找了个借口离开了堂屋。这两人一走,堂屋里没了人压制,说什么的都有。杨成兄弟两个是高兴自己兄弟有了出息,郭氏和乔氏妯娌俩是畅享日后美好生活。
郭氏给杨王氏建议:“照我说,等人牙子来了,把江氏也一起绑了带走,不但能解二弟后顾之忧,还能多卖二三十两银子。”
“这事情要是被人知道了会戳脊梁骨的!”杨王氏意动,但还是犹豫。
“娘,这事情不能明着来,咱们悄悄做。她们娘五个不是住在田家宅子里吗?要是出了什么事,咱们还可以找田家要人。”
……
接下来的时间,郭氏讲,乔氏补充,两人将江晚娘几个给安排得明明白白。
明日一早,她们就要避着人去村尾,拿着人牙子给的药将江晚几个给迷昏过去,放到村尾林子里。
人牙子的马车直接在那边把人接走,只要到了码头,人多眼杂,不会有人看到这娘几个究竟去了哪里。
杨王氏听到这里很是意动,但又担心两个孙子。
郭氏不由一翻白眼,说杨逸将来是要娶贵人家小姐的,还愁没有出生富贵的孙子。可实际上,她和乔氏心里都巴不得二房就此绝后,说不定他们家儿子还有机会跟着杨逸一飞冲天呢。
所以说,有时候真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。假如江晚没穿过来,他们娘几个的遭遇便从今晚一封信而陷入深渊。
江晚穿越过来倒是把孩子们给带出去了,没想到这些个狠毒的人还能想出更阴险的计谋来,竟然要来个一锅端。
既然如此,江晚便不客气了!
后墙根的情况,没人比她更熟悉,看了一圈后心里有了计较。
也怪杨家大房和三房的人太懒,后院不是有个煮猪食的灶台吗,短短几天,灶台里外脏污也就罢了,柴火更是东一处西一处,压根就没有归整到柴房里。
江晚要做的事情太简单了。直接给灶台内一点火星加了点风,那火便烧了起来。又往里面放了一把柴,柴尾很长,约莫烧到一半就会断裂掉出来的那种。
然后在走之前,抽掉了猪圈门上的一根门栓。接下来就从后院低矮的墙上翻了出去,在夜色中默默等待。
约莫一刻钟的样子,江晚看到了杨家后院微微的红光。这才满意地避着人回了村尾。
一个时辰的样子,她听到了村里此起彼伏地喊声,也鸡鸣狗吠夹杂其中,还隐隐有人喊“抓住”什么的。
她安抚了同样被惊醒的乔慧和乔松,“你们俩是哥哥姐姐,在家守着弟弟妹妹,娘出去看一看。记住,除了娘,谁来也不准开门,特别是老宅的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