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9章 归义现状(四) (第2/2页)
但这些人不可能都调到锦衣卫,所以短时间内锦衣卫各署衙的人手都不会很充足。
“真的?”陈珍有些意外,连忙站了起来。
他自然是知道刘明的,原本是龙武军的将领,没想到会成为这锦衣卫的指挥使。
“陈珍接旨!”
简单解释之后,韩向东就从身上拿出一块叠好的明黄色绢布,,那是圣旨。
“臣陈珍接旨!”
陈珍连忙躬身行礼,举止恭敬,神色甚至有些激动。房间内的其他众人也都纷纷行礼,特别是当初跟随一起留在甘州的那些士兵,听到有圣旨传来,很是激动。
“朕闻出使归义军受挫…特任命陈珍为锦衣卫河西署衙都尉,在甘州组建锦衣卫河西署衙…望卿勿忘出使归义军的旨意,尽快打探张超等人下落…钦此!”
“臣接旨。”
说着陈珍小心翼翼地接过圣旨,
因为便于携带,这封圣旨不像其他圣旨那么麻烦,就是一块布。但这绢布却是圣旨所用,上面的玉玺印却是做不了假。
“韩副尉,圣上真的不怪罪陈某?”接过圣旨后,陈珍迫不及待地追问。
可他很快失望了。
韩向东客气回道,“陈都尉,圣上对陈都尉的态度,末将并不清楚。但出发前,刘指挥使曾叮嘱末将,让我等尽快把锦衣卫的河西署衙搭建好。
来之前,末将已经在凉州设立了一个据点。若是我们能建立起跟凉州的联系,甘州回鹘的消息就能及时传回太原。”
陈珍听完眉头一皱,沉声道,“韩副尉,这恐怕有些困难。不知你来甘州是否察觉,甘州至凉州之间被温末各部占据,这些温末人时常劫掠来往商旅,也就不敢劫掠回鹘人的使团。
若不是借之前回鹘人要去太原朝贡,陈某也无法把消息传回太原。”
“陈都尉,圣上和刘指挥使对河西的局势很关心,这件事我们必须想办法完成。”韩向东态度坚决。
韩向东既然姓韩,可以猜测他会是怎么进的锦衣卫。
他是原晋王李存勖王妃韩氏的族人,如今韩氏入了李柷后宫,而且有了身孕,也算是有些地位。不然韩向东也不可能这么容易担任河西署衙的副尉,要知道副尉再差也是个六品官,可比不少进士、明经的起步都高。
韩氏本就是太原本地的大族,他说这话,自然有他的底气。
对于这个态度不是很友好的下属,陈珍脸上露出一丝愠色,但对方把圣上抬出来压他,作为唐臣,他不可能不尊敬圣上。
“若是真的要如此,只能想办法加入回鹘人的商队。虽说温末人喜欢劫掠来往商旅,但对于回鹘人却很惧怕。
我知道有
一个比较大的商队每年要往返甘州和凉州两三次。这个商队是甘州和回鹘王庭几个大商人组建而成,这个商队随行都有数百名护卫,若是能加入其中,传递消息倒不是太麻烦的事。
只是这个商队背后站着回鹘王室,据说是二王子狄银,加入这个商队并不容易。”
陈珍在甘州的三年也不是啥事也没做,建立了这么一个据点不说,也对回鹘的事了解不少。
“狄银?”韩向东一愣,下意识道,“他刚被圣上册封为张掖郡王,锦衣卫在狄银身边有人,若是利用起来,派人混入这个商队的卫队倒也不是难事。”
“真的?太好了,若是有这层关系,我们就能三四个月向凉州传递一次消息。”他本来还在为难该怎么办,没想到韩向东却带来这么一个好消息。
“陈都尉放心,这件事末将会处理好。”跟狄银身边的探子联系,那是韩向东的职责,即便陈珍是他上司也不能透露。
陈珍看了一眼这韩向东,顿时有些好奇对方的身份,看来等没人的时候,他得好好问问那个一同归来的属下。
最后,韩向东也问了关于归义军的事,但陈珍也想想办法。后者只知道归义军在去年战败,跟甘州回鹘签订了父子之盟。这些事情,他之前在密信中已经说了。
陈珍也不是没派人混入回鹘军队中,可等来的消息却是那名手下战死沙场,白白折损了一名手下。
如今虽说双方签订同盟,但甘州回鹘和归义军的商路一直处于中断状态。就看双方的关系什么时候可以缓和下来,只要商路畅通,他就能想办法把人送到归义军。
得知这个情况,韩向东也有些无奈,只能先协助陈珍把河西署衙的架子搭起来,并尽快运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