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2章 夏州之变(二) (第2/2页)
“同时,城内的两千汉军和阿里首领的一千兵马除了一部分留守城门外,其他的也快速增援节帅府,配合这边的拿下节帅府。”
“城外的两千骑兵也是如此,在节帅府这边动手,也从我们控制的城门进城,配合控制城内局势。”
这个计划算不上多好,也有不少漏洞,但眼下时间紧迫,只有一天的时间,哪里能考虑地十分周到。他们唯一的优势,就是知道了李彝昌的计划,不至于措手不及。
虽说宴会是在第二天,但这一天时间过得还是很快,对于高宗益等人来说,若是时间再充裕点就更好了。但李彝昌却忍不住了,他必须要除去高宗益,不然后者就会对自己动手。
对于此等心腹大患,一天不出,李彝昌这觉也睡不好。可请帖都发出去了,时间也定了,总不能提前改时间吧?为了不让高宗益等人察觉,他还把城中不相干的人请了过来,就是为了麻痹高宗益等人。
这处节帅府在李思恭担任夏州节度使之前就存在的,历任党项李氏三代四任节度使。在这将近三十年的时间里,节帅府被修缮扩建多次,如今占地数百亩,李彝昌的家人、两千亲兵和数百仆人都
居住在这里。最外围的院墙更是经过加厚、加高,俨然一个小城堡。
这样的地方想要从外面攻进去,可不容易。
到了第二天夜晚,节度使府前的大街上已经开始有车马接二连三地赶来。一架架马车帘子掀开,出来的都是夏州城中有头有脸的人物,不仅是大大小小的官员,还有各部首领,城中大户人家家主。
不过眼下天刚黑,来的还都不是什么大人物,毕竟大人物都是后面压轴出场,哪里来的这么快。
大门的一侧,府中的管事早已经带着数十名仆人摆开了旧案,准备了笔墨,正收礼收的手软。李彝昌纳妾虽然算不上什么大事,但毕竟都收到了请帖,若是礼物备的太少也不行,那些商户无疑更上心,送的礼物大多都是奇珍异宝,都是想借机攀上节度使府的高枝。
节帅府的管事挑了几个嗓门比较大的仆人,站在那里,每当管事接过一张礼单,都要大嗓门的喊上一句。这样不仅能彰显节帅府的气度,也给那些送上重礼的人一个出风头的机会。
为了不引起注意,高宗益的人并没有一起前来,而是分散开。李思平到的就比较早,可他的五十名亲兵并没有都带进去,只有十名亲兵跟随他进了节帅府,剩下的人都在外面等候。
这让李思平有些担忧。不过也没办法,要是这些亲兵都让进去,里面备的桌子可就不够用了。而且你来赴宴,带几十名亲兵算是什么意思?为了方便夺门,李思平让八个亲兵就在靠近节帅府大门的位置找个地方休息,这样真的打起来,也能快速夺取大门。
后面相继到来的人看到李思平的安排,也都有学有样,这样门口附近的亲兵就能和外面的亲兵配合。
门外宾客络绎不绝,而作为主角的李彝昌正在房中沐浴更衣,然后在侍女的服饰下穿上一
层又一层红色圆领袍,最后在外面套上宽大的广袖上衣,比较麻烦。相比于新郎,新娘则是穿着绿色衣服,也就是所谓的‘男服绯红,女服青绿’。
至于像后世一样都是大红色衣服那都是几百年后的习俗,在唐朝并不是这样。
本来只是纳妾,李彝昌没有必要搞这么隆重,但在幕僚的建议,以纳妾为由,趁机把不听话的人解决掉。不过这事知道的并不多,府中的下人大多都不知情,都以为是正常的宴会,只是规模大了些而已。
就在他这边准备地差不多后,外面便有人来报,正是他的幕僚,“节帅,客人们都差不多到齐了,就等将军这边举行仪式了。”
“高宗益和阿里两人到了吗?”李彝昌连忙问道。
“回节帅,已经到了,而且都备上了厚礼,光抬着礼物的人就几十人。看来他们真的不知道我们的计划,不然也不会带这么多贺礼。”幕僚解释道。
对此,两人都没怀疑,以为只是真的送礼。而他们不知道的是,若不是准备这么多贺礼,高宗益怎么把五十个亲兵带进王府,阿里也是如此。
“既然高宗益到了,那本帅就去迎接一下。”王敬武心想从今晚之后,世上再无高宗益此人,他这算是给对方送行。
不愧是节帅府,阔气不说,今晚准备也很充足。考虑到光宴请的人就有数百人,加上这些人的随行人员,估计得上千,所以一共准备了一百多桌。
除了主厅是用于接待夏州城内的一众文武官员,其他人都安排在外面几个偏厅之中。虽说节度使府的前院很空旷,但这大晚上的,还是冬天,总不能让人在露天的地方用餐吧?
高宗益等一众人自然在正厅,那些亲兵一部分在靠近正厅的偏厅中,一部分在靠近大门处的偏厅中,只待里面的信号出现,就会立即行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