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章 第35章 (第2/2页)
“慢些吃,别呛着了。”江岳柔见他喜欢,便将笋脯往他跟前推了推:“不够还有,喜欢下回我就多做点。”
贺轻尘闻言一愣,道:“多谢、多谢夫人。”
江岳柔慈爱地摸了摸他的脑袋道:“不谢,慢慢吃啊。”
阖家欢乐。
裴思渡不再说话了,他自己慢条斯理地用了几口粥,吃得差不多了,就着侍女端来的漆盘漱口擦嘴,刚要起来晃悠两圈,门口就急匆匆走进来一个人。
人未到,声先来。
是跑急了的曹闵。
他说:“思渡,出事了,边关加急,女真已经攻下了松陵关,不日便要北上澜沧关,三日后要取的便是邺城。”
“什么?”
裴思渡脸色一变,猛地起了身。
他走到曹闵身边切中肯綮地问道:“郭帅如何了?”
曹闵脸色煞白,只用两个人能听见的声音答道:“郭帅下落不明,而今北疆已经乱成一锅粥了。”
裴思渡皱起眉,示意他往自己院里走,一面走一面问:“魏王知道此事么?”
“边疆来的斥候不知道父王去浣水,应当是不知道的,我已经派遣小厮到浣水去通报了?”
裴思渡颔首,正准备说话,身后又传来一声高呼,回头看发现是公子府的书童,他见了两人先行了一礼,道:“公子,裴大人,今日邺城戒严,守城的将领说,此事是前几日林府君亲自传回来的口谕,今日谁也不放出城。”
裴思渡闻言一愣。
他满心疑窦。
自女真人刺杀之后邺城好一段时间都风平浪静,为何忽而要封城?
裴思渡盯了那小厮一阵,道:“消息不能不传,叫守城官员通融,若是不成便去拿着我麒麟府的腰牌出城。我去拿。”
说着他便带着大公子疾步往自己卧房里去。
裴思渡一面想一面走,麒麟校事若是有急情,可不受魏国律令,便宜行事。
当然,若是便宜行出了什么大事,那也得自己兜着,所以一般的麒麟校事都不会用这个权柄。
若是边疆当真告急,裴思渡便是用了腰牌也不至祸及全族。
只是他还没到自己的院子,身后便又传来一声呼唤。
“大人!”
裴思渡回头,看见一个麒麟府的校事正在自己身后,恭敬地冲他一拜首。
这是他暗中派过去盯着曹如的探子。
裴思渡道:“什么事?”
“大人,今日我在二公子府上盯梢,瞧见了他派小厮往城外送了这个。”
说着校事从袖中拿出了一张纸,递给了裴思渡,“属下已将其尽数记下来了。”
裴思渡垂下眼看了一阵,发现这上面写的竟然也是边疆告急的事情。
他轻轻“啧”了一声,笑道:“大王这戏演的不错啊。”
曹闵闻言一愣,道:“思渡,此话怎讲?”
裴思渡又将手中的纸翻了翻,然后呈给了曹闵,道:“这消息不是真的。”
“魏王临走时,通知大公子权知监国,紧急军情与地方政务都是一律报到大公子府上的,这封边疆告急的军报为何会送到二公子曹如的府上?”
裴思渡伸手点了点曹闵手中的线报,道:“证明这封线报是假的。”
曹闵将信将疑。
裴思渡借着问道:“那我再问一句,公子方才说是边疆斥候给送的军报是吧?”
曹闵道:“我没见着,是府上小厮说的,来府上的是个边疆的铁巨人。”
裴思渡笑了一声,道:“那就更奇怪了,今日魏王既然下令封城,边疆斥候是如何进来的,守城的将领连城中的人都没能放出去,更何况放人进来?怕是有人用假消息诱公子出城。”
曹闵不解:“何人要诱我出城?”
“依我愚见,最有可能的便是大王。”裴思渡沉声分析:“大王在浣水边看似是秋游,但其实,醉翁之意不在酒,若是我没猜错,他明面上游山玩水,实际是在浣水检阅禁军,大王想的是御驾亲征。”
裴思渡此时脑中闪过了无数种可能。
上官琪死在了邺城,洛阳必然要派人来押他入京师会审,只身入龙潭虎穴,魏王不是蠢货,他不会去的。所以在上官琪死后,曹衡利用恰巧埋伏在邺城附近的女真人设了一个局,或者说,在上官琪死之前,他就已经想好了全身而退的方法,当夜的女真人就是一只盾。
而今边疆战事一起,洛阳就更不敢动弹了。
原因不过两个。其一,皇帝忌惮女真南下,不会押走魏王,其二,魏王御驾亲征,若是击退女真人,那便是衣锦归朝,洛阳不论如何也没有理由再追究上官琪之死,因为这是魏国的“无心之失”。
魏王有两个已然及冠的儿子,又都是王后所出,他走后,留下监国的又是哪个呢?
照理应当是大公子,但是曹衡这人疑心病重,选定前必然是要敲打一番,只怕今日这线报便是敲打二位公子的一道难题。
出与不出,或者说谁先送达,便是决定谁监国的答案。
裴思渡问:“依公子来看是出为好还是不出为好?”
大公子捏着手中的线报沉默了一阵,道:“既然如你所说,那必然是要竭尽所能将此线报送出去。”
裴思渡却沉默了,他冲曹闵笑了笑,道:“依臣之见,还是按兵不动为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