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七章 望远镜 (第2/2页)
“之后我便见到了将军!”
看来不过是个幸运儿罢了,余更年继续道:“我获得的奖励在我脑海之中,是一种叫做望远镜的制作方法。”
“望远镜,那是什么?”虽说听名字曹操已经知道大概的用途,但还是问道。
余更年解释:“这望远镜可以让人看见更远的地方。”
“在纯净的空气中,人眼可以看见五十里外的一点烛光,在海上能看到四十里外的船只。”
“但是我们无法看到具体的细节,望远镜便是能将事物拉到自己面前。”
说着,他道:“斗胆要丞相一片叶子和一滴水。”
曹操命人摘来一片叶子和一滴水。
余更年再继续说:“丞相可将水滴在树叶上,一滴就足以。”
曹操照做。
水滴在叶片之上,看起来没什么,十分自然。
但曹操观察若微,立马就发现了,透过水滴看叶片,其上叶络比周围要大几分。
“相信丞相已经看到,这便是望远镜的效果。”余更年道。
曹操沉思说道:“难道这望远镜要用水来做?”
余更年摇头,说道:“当然不是,这望远镜的制作需要一种透明的琉璃才行,但是草民不知其制作方法。”
“不过却可以用透明不含杂质的水晶来代替。”
水晶并不是什么名贵的东西,或许对于平民来说难见。
但是曹操连国库都能进,那国库中透明的水晶还是有的。
但曹操并不确定这东西是否有用,毕竟未能见到实物,他道:“这能看到多远?”
余更年回答:“若是镜片清晰度足够,千步之外树皮纹理也可分毫毕现,甚至能看见天上星辰。”
“如月亮,用望远镜能见其上坑洼山峦。”
这些都是在余更年接受奖励之后附带的信息。
“山峦?难道月亮上也有人不成?”曹操感兴趣道。
“当然没有,月亮上没有任何树木,只有坑洼的土地,任何生物也都无法在上面生存。”
为了展现自己的价值,余更年又道:“丞相可知月亮距离我们多远?”
曹操怎么知道,他思索道:
“《淮南子》中有载嫦娥奔月的传说,《山海经》中帝俊的妻子常羲,她是十二个月亮的母亲。但具体有多遥远,我却是不知道。”
“月亮和太阳并行,太阳日出旸谷,日落昧谷,想必月亮也有出落之地。”
“高升时,日月应在我们高空万里。”
万里便已经是很高,毕竟就算是山峦,百里高的也没有多少。
余更年解惑道:“其距离我们有九十万里之遥,用望远镜在万里无云的黑夜就能看见上面的地形。”
竟然是九十万里。
曹操吃惊道:“这也可丈量?”
“此是突然出现在我脑袋里的知识,比如太阳也非是日出旸谷,日落昧谷。”
“太阳比月亮大了何止百万倍?不过距离我们太过遥远,才显得如此小罢了。”
“太阳距离我们足足三万万余里。”
说者感慨,听者骇然。
“昊日何其之大也!”
……